大扫除祭典 | KonMari Decluttering

继上一篇描写关于 “The Japanese Art of Decluttering and Organizing / 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” 的读后感 + 衣类整理之后,这一次我决定完成那时的许愿,在农历新年前完整的来一个“大扫除祭典”。作者近麻里说,整理不应该是用琐碎的时间来完成,也不应该按着各个空间来整理(例如:客厅、厨房、睡房、书房等的次序),而是应该安排时间(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),由类别来整理、划分,像举行祭典一样,隆重的来准备、进行、完成。

介于每个人的生活规律、上班时间、个人喜好都不同,时间这一方面是要真心想要改变,时间还是抽得出。而类别如下,

类别一、衣类
类别二、书籍类
类别三、纸张类
类别四、杂物类 'Komono'
类别五、纪念品

亲手拿起每一件物品,判断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它?会不会怦然心动/ Does it spark joy to you?
会的话,好好收藏;不会的,与它道别、进行垃圾分类或捐赠。不会用到的东西就道别,像是放在橱里上格或者偏里的物品,其实就是自己‘收藏’,并没有真正去用过。这个时候就该对自己诚实一点,没时间、没心思,我们口中的‘有一天’是不会来临的。

* * *

以下是我花了足足一天在自己房间里(珀斯的家)的大扫除祭典。

类别一、衣类

上图是之前、下图是之后。

BEFORE


AFTER

把所有衣类集合在一起,进行心动测试和分类。从这里可以看到最大的差别在于衣服的排序。把可以折的衣服和需要衣挂的衣服分开。重且长的衣服在轻便短版的衣服在。折叠的衣服也是一样,我这里是把冬天的针织类、较厚的冷衣排在左边,然后小件轻便的在右。少穿的特厚冬装则收在衣橱里的左上格。右上格收藏包包和帽子类。

AFTER: 衣橱里的小帮手。

AFTER: 袜子类。
AFTER: 包包类,以大装小的方式收藏,也可以同时维持包包的‘形/shape’;珍藏品则收在各自的保护袋里。

AFTER: 折叠好的床单照高矮排法收在一直舍不得丢的Adidas盒子里。

整理了衣橱我发现自己买了好多运动装和泳装系列的衣物。数量多到可以去一个礼拜以上的体能训练或者马尔代夫水上度假村。有一两件运动长裤是我常常穿的,频率大约在一星期两次或更多。买的时候觉得很贵,但是现在觉得超级划算,穿一次可能才花了我五毛钱?而且随着年次,质量好的东西不会那么容易失去弹性或者脱线,有些物品是便宜,但是寿命不长,增加了你需要买/丢弃的次数,反而更不环保。尤其是那些百搭且不过时的款式,所以,下次逛街要慎选!

类别二、书籍类

我并不是好阅读的人,加上搬来珀斯还不够久,所以书籍数量也不多,能够环保的大概就是安娣本性带回来的目录本吧?麻里惠也说过,读完的书其实可以捐出去,因为它已经尽了它的责任,把讯息传达的责任,你吸收了这些讯息,就再也不需要它了。当你又有句话说‘有一天’我会翻开来重温,摸着你的良心,有一天会降临吗?(这里我们不说作家级别的大师们)

类别三、纸张类

这一类和上面类似,都是一些安娣本性留下来的纸张,做了一次就不会再重复做的餐点食谱。除非是重要文件,如报生纸、贷款证明、文凭书等,其他一律进入环保箱。手机使用说明书?电脑说明书?我可从来没翻过... ...进环保箱!

BEFORE: 书橱、书桌整理前,乱成一团!

AFTER: 书籍格子,都是有益身心的书!

类别四、杂物类

杂物凌乱,但相对起来轻松好解决。女生的话就是保养品多了些,从头到~脚都有份。老话,整理了才知道面膜多到可以开店,太阳眼镜可以每天换。

AFTER


类别五、纪念品

主要都是清淡花香味的香水和在法国买的小巴黎铁塔。纪念着人生中有意义的阶段和小成就!

* * *

总结,房间比之前整齐多,也空出了我的理想空间
整理的目标:
我想要一个有空间让我做伸展、瑜伽的房间,
一个让我觉得无比舒服简单的床,
一个我可以集中精神不受干扰画图写文章的桌子,一目了然的衣柜。

然后依着这个叙述,去discard那些不存在理想目标的物品,
注重床、桌子、衣柜的摆设,保存好瑜伽垫的空间。
进到自己的房间你都会想窃笑:啊,这是我的天堂!
摘自——小棠 《微笑》,2016年3月20日。

AFTER: 桌面。

AFTER: 换了房里的摆法,行李箱是要被收进床底的。(收拾行李回家中)

AFTER: Cheers to my yoga space! 我的瑜伽空间!



小棠 笔
2017年1月23日

这里有几个链接让你看看麻里惠大师亲自教导独居、西方/东方家庭的整理魔法。

西方家庭

东方家庭

独居



折叠教学
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